鐵合金產量滯漲
今年本月~本月份,全國鐵合金產量2074.07萬噸,同比下降2.49%。其中,環保要求高、電力成本高、經營環境難、運輸距離長的地區出現了斷崖式下降。同期,全國生產鐵合金的28個省(直轄市、自治區)中,有17個出現了產量下降,(-33.04%)、云南(-31.95%)、甘肅(-22.91%)、河北(-22.82%)、河南(-21.84%)的鐵合金產量降幅超過20%。
鐵合金產區變化巨大
今年前7個月,產量列前8位的地區是內蒙古(338.63萬噸)、廣西(257.54萬噸)、寧夏(194.32萬噸)、貴州(189.37萬噸)、四川(147.43萬噸)、湖南(133.47萬噸)、青海(128.94萬噸)、山西(101.51萬噸),產量均超過100萬噸。這與2017全年產量前8位的內蒙古(539萬噸)、廣西(488萬噸)、貴州(348萬噸)、湖南(287萬噸)、寧夏(286萬噸)、四川(226萬噸)、青海(221萬噸)、山西(196萬噸)的地區相比,排序出現了較大變化。其中,在產量上內蒙古、寧夏的相對優勢進一步擴大,貴州、湖南的比較劣勢進一步顯現。
鐵合金進口量繼續增長
今年本月~本月份,進口鐵合金210.335萬噸,與2017年同期增長38%。其中,鎳鐵進口量同比增長140%,至38萬噸;鉻鐵進口量同比增長28%,至161萬噸。與進口量的增長不同,今年本月~本月份,鐵合金出口量為64.396萬噸,比2017年同期下降約15%。今年本月~本月份的進出口逆差為146萬噸,比2017年同期的逆差增長近1倍。鐵合金進出口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的原因主要有兩個:一是出口高關稅政策阻礙了硅鐵等產品的出口;二是不斷擴大的國內市場需求,增加了鉻鐵等國外優勢產品的進口。
鐵合金支撐軸承太原45#無縫鋼管升級
在本月3日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,新型國產武器裝備備受矚目。優質軸承太原45#無縫鋼管的生產需要有優質鐵合金的支撐,中國鐵合金產業的發展歷程基本折射了中國軸承太原45#無縫鋼管產業的壯大過程。中國鐵合金產量在2000年僅為402.92萬噸,2017年達到3786萬噸,十幾年間增長了9.4倍。其中,中國鉻鐵產量從2000年大約25萬噸到2017年450萬噸左右,增長了18倍。中國鎳鐵從2005年才開始生產,2017年已攀高到1115萬噸。
2000年~2017年的15年時間,我國粗鋼總產量增長6.4倍,不銹鋼粗鋼產量增長115倍。對比不銹鋼產量與鉻鐵產量、鎳鐵產量的增長速度,優質鐵合金支撐優質軸承太原45#無縫鋼管或者優質軸承太原45#無縫鋼管拉動優質鐵合金的特征十分鮮明,作用也十分關鍵。時下,發展經濟、改善民生、鞏固國防的道路開始了新征程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,提高基礎設施水平、升級裝備制造能力、強化海洋經濟拓展、改善民生物質條件,都必然需要軸承太原45#無縫鋼管產品的大力支撐,將必會牽引優質軸承太原45#無縫鋼管產業的快速升級。在未來5年甚至更長一些的時期,中國鐵合金產業優化升級的步伐必將加快。
(責任編輯:薇薇)